视频播放失败,请联系站点管理员!
通复解密肝机能与锌元素的关系
通复研发团队针对大量肝病患者进行血液普查,发现脂肪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等肝病患者普遍缺锌。世界首次将肝病与锌元素建立了联系。
基础研究的发现引起了新的疑问:脂肪肝炎并非摄取营养物质不足,相反是摄取营养过剩,为什么反倒会缺锌呢?
为解决这一疑问,通复团队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索。通过动物试验发现,随着肝机能下降,肝脏的锌浓度逐渐降低。不同补锌制剂因分子形态不同,吸收率发生显著差异。投与常用补锌药品(如硫酸锌)后,尽管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血清锌浓度,但对肝病不产生治疗作用,反而会恶化。同时证明,通复肝病药品不但具有很高的锌吸收率,而且显著修复肝功能。此论文发表于核心杂志Life Sciences杂志90(2012)122-130,引起强烈反响。
动物试验的成果能否推广到人类身上呢?2012年通复团队在日本草津医院以老龄卧床病人(植物人)为对象,通过胃瘘管进食方式投与含锌制剂,连续8个月观测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论文发表于。试验结果显示,尽管遵照营养标准投入锌元素,也注意了添加其它微量元素促进吸收,但是患者的血清锌始终无法上升,严重低于标准。更发现了锌硒拮抗,互相阻碍吸收的问题。此后将投与的含锌制剂更换为通复产品,结果不但提高了锌的吸收率,并且使老龄植物人的肝机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以日本老龄人士为对象的基础研究取得了成果,那么不同地区,种族,不同饮食习惯的肝病患者,是否尽皆如此呢?通复借助互联网手段,分设北京中文中心,香港英文中心,东京日文中心,对全球肝机能下降人士开展血液微量元素普查。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汇总于图文版《通复健康杂志》及视频版《通复健康频道》中,为新药研发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广大医药从业人员和对健康感兴趣的人士提供原创科普内容。“通复,肝肾共补,全面康复!”通复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动物试验基础研究
纤维化患者普遍具有锌缺乏症。由于缺锌导致抗氧化性不足,加速了肝纤维化的恶化。本研究使用小鼠经口投与TAA硫化乙酰胺20周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研究发现在投与TAA10周后,肝脏的锌浓度出现下降(下图左起第2组),投与TAA20周产生肝纤维化后,肝脏锌浓度显著下降(左3)。说明随着肝机能恶化,血液锌浓度减少。此后以相同的锌当量投与硫酸锌与通复含锌产品10周,观察变化。左5为通复肝病药物的主要成分。左6为对比药品硫酸锌。结果显示,通复肝病药物具有较高的锌吸收率,明显高于其它惯用补锌药品。
图1 肝脏中锌含量
人体活体实验基础研究
75岁以上的高龄者中,锌缺乏症的发病率很高。在卧床者中,随着卧床程度的上升,血清锌值下降,呈反比例关系。在日本草津医院进行人体活体试验,检测锌元素的变化。草津医院是有697张病床的保健混合型区域核心医院。其中100名卧床患者以导管灌入营养物质的方式进食,含80名内视镜胃瘘管造术(以下称PEG)患者。
首先用日研化学LF-6品牌医用食品(含锌12mg/1000 kcal,铜锌比为1:6)以瘘管灌胃进食。在投与前,投与2周后,4周后,2个月,4个月后测量血清锌含量,锌浓度不见提升。更换为明治乳业MB-HPZ品牌医用食品(含锌10mg/1000 kcal,铜锌比为1:20)锌浓度依然的提升。试验期间,8个月中的血清锌平均值为66,低于营养标准80。说明锌不能被吸收。并且发现提高富锌医用食品的含锌比率并无显著效果。建议提高产品中的锌含量。有研究认为补锌会导致铜含量的减少,因此上述两种医用食品都同时添加了铜元素。但是本实验活体观测显示,血清铜浓度并不受影响。而硒浓度则逐渐下降,说明发生了锌硒拮抗。
此外,草津医院借此机会比较了以不同剂型补锌,和瘘管放置位置不同对锌吸收率造成的影响。发现灌胃半固态含锌食品时锌的吸收率低,而灌胃含锌溶液时锌的吸收率高。将导管置于胃中时锌的吸收率高,置于肠中时锌吸收率低。这是出于该医院改进老龄护理手法的目的,但此项发现,为通复新药研发时选定剂型提供了珍贵的基础数据。
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全球基础研究
以日本老龄人士为对象的基础研究取得了成果,那么不同地区,种族,不同饮食习惯的肝病患者,是否尽皆如此呢?锌普遍存在于食品中,不同的饮食使血清锌含量具有偏差。选用老龄瘫痪植物人以瘘管灌胃的形式控制锌的摄取量的试验方法尽管精确,但耗资巨大难以全球推广。通复借助互联网手段,分设北京中文中心,香港英文中心,东京日文中心,对全球肝机能下降人士开展血液微量元素普查,积累大数据,为新药研发提供基础。同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汇总于图文版《通复健康杂志》及视频版《通复健康频道》中,为广大医药从业人员和健康爱好者提供原创科普。“通复,肝肾共补,全面康复!”通复,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图2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的含量。TIMP-1是纤维化肝脏释放的急性期反应物,是衡量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TIMP-1在投与TAA10周后出现上升(下图左起第2组),TAA20周后则显著上升(左3)。之后投与通复药品10周,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TIMP-1极其显著地下降(左5)。而投与等量锌当量的硫酸锌10周后(左6),不但TIMP-1没有下降,反而比给药前(左3)更加升高。约为左5通复药品组的7倍。这说明锌元素不是抑制肝纤维化的充分必要条件。锌缺乏症不一定都是肝病,也不是用任何方式补锌都可以治疗肝病。通复世界首次发现肝病和锌元素的关系,并以此为切入点发明专利药品,在提高锌吸收率的同时,对肝病产生治疗效果。
图2 以蛋白酶抑制物TIMP-1表示的肝纤维化程度
试验照片直观地展示了通复肝病药品对于肝纤维化的抑制效果。左下第4组为通复产品,和左3肝硬化模型组相比,肉眼可见肝脏外观由凹凸不平修复至光滑平整。此为2012年的研究成果,所使用的试剂是早期的通复产品。此后进行升级研发,在2015年发表的使用通复生肝丸为试剂的论文中,展现出更为优异的修复效果。链接。
图3试验照片
解析肝纤维化面积显示,通复肝病药品将纤维化面积降至给药前(左3)的三分之一。而硫酸锌则完全不具有治疗效果。解析成果和试验照片一致地证明了通复药品的肝纤维化抑制作用。
图4 肝纤维化面积
此后,将补锌试剂更换为通复早期产品进行测试。试验对象为经胃小肠造瘘术PEG-J进食的男性6名、女性2名、平均年龄为78.0±13.4岁。锌的补充方法为从PEG-J导管的侧孔单独向胃内投与通复早期产品。投与一个月后,通复早期产品组的血清锌浓度显著提高。其它测试显示,老龄人士的肝机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